来源:滚动播报
(来源:《留学》杂志)
“ 教育需要坚持长期主义。能坚持下来的人,终会越过山丘,见到光。”
本文原载于《留学》杂志总第275期
文_刘煜
编_高盈
人生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籍,每一页都写满了春夏秋冬的轮回,始终停留在一页者,永远读不到故事的壮阔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家庭财富的增加和对通识教育的重视,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中小学阶段的子女出国游学,大学生、职场人士、退休人群等各年龄层对游学的需求也日趋旺盛,不少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也或多或少体验过海外游学项目。艾媒咨询的一项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,预计2028年其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。EF海外游学留学中国区总经理马婧认为,看世界的意义,是打开人生的可能性。在她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探险者的热情与教育者的温度,她的人生轨迹亦如时代的缩影,也是“看世界”与“育新人”的生动教材。
01
展开剩余93%25岁踏遍50国,用脚步丈量世界
马婧的成长起点,与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不同。“不同于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,贵州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,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么多优质教育资源。”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少数民族姑娘,在上大学之前,马婧从未有过出国的机会。考入对外经贸大学后,国际化的校园为她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第一扇窗。大学一年级,她争取到了去海外的机会——在希腊爱琴海小岛做图书馆志愿者。“那一个半月,彻底改变了我。”马婧表示,那次的经历颠覆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。彼时的北京高校,学生们大多在“卷”考研、就业或出国,但马婧并不想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,她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大胆的目标:25岁之前游历50个国家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18岁的她开始主动寻找各种机会。
在欧洲生活时的马婧
她用大学四年以及毕业后的两年时间走遍了亚洲、非洲、南美、北欧的50个国家。她以志愿者、国际非政府组织成员等身份深度融入当地,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同吃同住,以当地人的视角深入体验着生活。“看世界的意义不是为了单纯地旅行,而是打开人生的可能性。你原本也许只知道考研、就业、出国留学这几条路,但游历了不同的国家后,人生或许会产生100种不同的选项。”这段环球之旅不仅让马婧看到了世界的多元,更让她明白了“看世界”的真正意义。难得的是,马婧的环球之旅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,“很多人觉得环游世界需要很多钱,但当你踏出第一步后,机会便会接连出现”。
在埃及看望朋友的马婧
环游50国的过程中,23岁的马婧成了某国际志愿者组织的全球副主席,负责南美与北欧市场,管理着8万名志愿者。“当你与非洲的穆斯林女孩、挪威的韩裔青年、哥伦比亚的企业家深入交流时,他们的故事和视角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,你也会开始明白看世界不是打卡式的观光,而是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打破认知边界,重构世界观。”再次谈及过往,马婧的眼中闪现出兴奋与光芒,那些在异国他乡的经历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一一浮现。这些瞬间让她意识到,教育是连接不同文化、帮助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桥梁,这段经历也为她日后投身教育行业埋下了伏笔。
02
与EF同行:从管培生到中国区总经理
Education First(以下简称EF)1965年由Bertil Hult在瑞典创办,发展至今,企业的触角已遍布全球超50个国家,拥有超5万名员工。2025年是EF成立的第60年,也是马婧陪伴企业成长的第11年。2014年,当马婧结束50国环游时,身边的同学大多已经进入投资公司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,这些都是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生非常主流的选择,而她却选择加入EF,“因为我亲身经历过‘看世界’带来的蜕变——它让我知道自己是谁、想要什么,这份经历重新塑造了我的人生。我希望能把我身上发生的这些变化带给更多人,让更多中国年轻人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”。带着这份初心,马婧向EF投递了简历,这是她第一份,也是至今唯一一份供职于企业的全职工作。“当时选择EF,是因为它‘通过教育打开世界’的理念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。”
2025年,马婧在EF海外游学留学中国年会上演讲
回忆起加入EF的初衷,马婧的眼神里充满坚定。自2014年以管培生身份加入EF后,她的才华很快得到了展现,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给了她很多尝试的机会,让她能够快速成长。“加入EF没多久,我就组建了自己的部门。”马婧笑着说,工作初期她发现业务流程存在一些问题,就主动向CEO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那次交谈后,马婧获得组建自己团队的机会。2016年,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管理天赋,马婧成为EF青少年海外游学夏令营业务最年轻的产品总监。2018年,马婧调任中国香港负责亚太市场。2020年,马婧开始分管EF海外游学中国区的全部业务,从7岁到70岁,覆盖青少年海外冬夏令营、大学生及职场人短期游学、海外留学升学、银发游学等多个板块,成为该职位最年轻的负责人。
EF国际语言学校-英国牛津校区
03
紧跟市场变化,打造有温度的产品
1997年EF进入中国市场,同时引入海外游学留学项目,彼时EF的主要业务板块为语言培训和青少年夏令营。2013年,EF推出成人游学业务,2015年这一板块迎来快速增长期。自2023年初中国解除回国隔离政策后,青少年海外游学领域市场迅速复苏,2024年需求激增。“当时市场上涌现出了非常多的机构,海外游学一时间成为热门赛道。”这些市场变化,推动着EF持续推出更优质的产品来吸引用户。
成人游学领域也在新冠疫情后经历了市场重建的过程。“2013到2019年是成人游学的快速增长期,很多80后、90后的职场人会利用年假、辞职后的间隔期去海外游学提升自己。他们在学生时代,也许由于客观条件未能出国,现在可以通过海外游学,圆自己的留学梦。”马婧介绍道。当下,职场人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,很难抽出长时间去游学,因此短期游学项目更受大家欢迎。部分家长会参与EF的学年制游学项目,在陪伴海外留学的子女的同时,也实现了自己旅居海外的梦想,提升了自身的语言水平。
值得关注的是,疫情后“银发游学”成为新增量市场,越来越多60后、70后人群开始追求高品质的退休生活,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,海外游学成为他们的新选择。与市面上传统的老年旅游团不同,EF的银发游学更注重深度体验和跨文化交流。“我们的优势在于遍布全球的校园网络,能让银发群体和来自100个国家的学生一起学习、生活。这种沉浸式的异国体验、与全球同学的交流、多元文化的碰撞,是传统旅游团无法提供的。”
银发游学校友分享沙龙
马婧分享了其中一位学员:65岁的退休教师参加了EF的银发游学项目,在海外校园里,她不仅学习英语,还主动报名参加了西班牙语课程,和年轻学生一起讨论问题、参加活动。“事实上,这样的人不在少数。当前,46岁以上学员占EF海外游学总人数的比例达19%。自新冠疫情后至今,该部分人群仍在持续上升。同时,在经历了一次游学后,‘哥哥姐姐们’往往还会选择二次甚至多次出发。他们常与我们分享,觉得海外游学的经历仿佛让他们迎来人生‘第二春’,解锁了更大的世界版图,拓展了人生的宽度。我想,这可能也是他们会不断再出发的原因。他们对世界永远保持着好奇心,这非常令人振奋。”据悉,EF全年龄段的续报率与推荐率超过50%,这一数字印证了多年来企业秉承的“让世界无界”的务实教育精神。
EF银发游学学员分享故事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2PuNYR51qQ2-mlCyv-Gmvg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T9ZkkhsxpC1-Fv4u1reWw
此外,大学生群体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。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,海外游学成为他们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。EF针对大学生推出了海外备考、实习项目、假期游学、第二外语学习等产品,“很多大四学生毕业之后,不急于工作,会先去海外学三个月到半年的英语或第二外语,再回国进入职场。还有一些学生希望通过海外实习,积累国际工作经验,为简历加分。”马婧说,大学生群体对游学项目的要求更高,不仅要能提升自己,还要有性价比,“我们会根据他们的需求推出定制化的产品,比如‘游学+实习’套餐,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,也能获得实践经验”。
2024年在布达佩斯的EF全球年会-亚洲市场管理层合影
在EF的11年,马婧始终扎根一线,从业务到客户再到团队,她都了如指掌。面对当下市场激烈的竞争,马婧有着清醒的认知:“我们希望行业能百花齐放,因为竞争能推动行业进步,但更希望市场能建立更多规则,让行业更规范。这几年研学游学行业有很多负面新闻,比如机构卷款跑路、游学项目质量差等,这些对整个行业都是伤害,也让家长对游学机构的信任度有所降低。”同时,她也指出,消费者经过疫情断档,对海外游学项目的认知存在信息差,“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游学项目,容易被虚假宣传误导。我们需要和友商一起,通过行业协会、公益讲座等方式,帮助消费者减少信息差,让他们真正了解海外游学的核心价值——安全、品质和助力个人成长。”
04
坚守教育本质:平衡“游”与“学”
在海外游学行业,如何平衡“游”与“学”,是很多机构面临的难题。“早在2018年,行业就推出过标准,一个好的游学项目‘学’和‘游’的部分要各占50%,这也是我们产品设计的基本准则。”马婧表示,EF的核心优势在于对教育本质的坚守,海外游学不应走马观花,也不应没有教育价值,无论市场如何变化,EF都不会放弃对教育品质的追求。目前,EF在全球有100个国家的学生资源,在50个城市设有国际语言学校,同时拥有自主研发的教材和独特的教学法,这些“独门秘籍”都是EF区别于其他机构的关键。马婧认为,真正的教育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,而是引领学员成长。以青少年游学产品为例,要做好这类产品,必须兼顾“教育性”和“体验感”。为此她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家长和孩子的需求,优化产品设计,增加了很多实践类课程,比如在海外营地开展领导力训练、跨文化交流活动等。
EF英国国际夏令营班级毕业典礼
EF的青少年夏令营项目不选择住酒店,而是让孩子进入营地,“海外营地的运营复杂度远超想象。我们从师资配比、应急预案到心理健康支持,都有一套严格标准。在营地的日常生活中,孩子们能够真正沉下心来体验,他们需要自己整理房间、安排时间,培养独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”而在教学方面,EF拥有全球统一研发的游学教材,这些教材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,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、历史等内容。“比如在英国的游学项目中,教材会涉及英国当地的文化和历史,再结合各类生动有趣的国际学生挑战和街头任务,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,真正走进当地文化。”同时,EF采用小班教学,“所有课堂人数不超过17人,完全按语言等级分级,确保每个学员都能跟上进度。老师会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,让每个学员都能得到关注。”
EF美国洛杉矶国际夏令营开营
EF独创的“Learn-Try-Apply”教学法,让学员在沉浸式环境中快速提升语言能力。“学员在课堂上学习(Learn)新知识,课后老师会组织各种实践活动,让他们尝试(Try)运用所学知识,最后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应用(Apply)。比如学员在课堂上学了关于环境和生态的词汇,课后老师会带他们去野生环境里寻找袋鼠和考拉,再通过课堂进一步了解生态保护,最终由学员来完成课题展示。这种沉浸式学习效果非常好,从羞涩到敢于表达,从把语言当成科目学习到用语言来解锁新体验,很多学员反馈,他们收获了学习的兴趣、探索文化的好奇心和表达的自信。”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员,EF的产品设计各有侧重。
成人游学方面,在EF遍布全球50个城市的国际语言学校,学员们能获得比留学更轻松的“微留学”体验,他们可以在纯英语环境中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共同学习、交流,享受学校提供的丰富的文化活动,如参观艺术展、学习厨艺、摄影、音乐等,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自由活动,探索当地文化。EF为成人提供的游学产品更具个性化,“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。比如我们会帮喜欢骑行的人联系当地的骑行俱乐部,提供安全保障;喜欢冲浪的人我们则会为其安排专业的教练指导。我们希望学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下探索自己的兴趣,实现自我成长。”马婧特别提到EF近期推出的“环球游学100天”项目,允许成年学员在多个EF国际校区之间流动学习,“我们提供框架和安全保障,学员自主探索兴趣,这符合成长的本质,也能更好地平衡‘游’与‘学’。”
05
做教育的长期主义者
EF的定位不止于一家教育机构,更像是一个“终身海外学习陪伴者”,这位“60岁的教育长者”希望通过每个个体的变化去影响其所在的社会和世界。马婧畅想,未来的一天也许可以看到祖孙三代同时在不同国家的EF校区学习。这种跨越代际的教育理念,体现出EF对教育的长期主义目标:“教育不是某个年龄段的任务,而是一种生命状态。无论几岁,人生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卡点,需要不断地去重新认识自己,认识这个世界。”采访最后,马婧分享了一个故事:她在欧洲时遇到了一位来自埃及的穆斯林女孩,始终戴着头巾。多年后,她回到埃及,摘掉头巾,成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女性领袖。“她对我说:‘人可以心怀信仰,但不必拘泥于形式。’这句话我一直记得。”马婧感慨地说道,“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在这个行业坚持至今——我想在更多人心里种下种子。我想告诉大家,人生的旅程不仅在于攀过多少高峰,也在于越过多少山谷。教育更应坚持长期主义,能坚持下来的人,终会越过山丘,见到光。”
来源:本文原载于《留学》杂志总第275期,原标题为《打破教育边界,以世界为课堂》
编辑:高盈
发布于:北京市鼎合网配资-个人配资平台-中国配资官网-炒股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