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他为角色悄悄瘦了15斤,杀青后才有人发现|五次搭档零炒作,这个顶流的行事方式在娱乐圈显得过分反常
疫情那几年,有笔捐款一直查不到来源。
接收单位翻了好几遍记录,捐款人栏写的是“匿名”。金额不小,物资也很及时。后来对照银行流水,才发现是肖战转的账。
这事儿要搁别人身上,早就开八场发布会了。他倒好,捐完就当没发生过。被记者问起来,含糊两句就过去了。工作人员私下说,他这人有点怪,做了好事反而藏着掖着。
减重这件事
《玉骨遥》开机前,肖战跟导演说,角色需要那种清瘦的感觉。导演说不用太较真,后期可以调。
他没听。自己关在家里,控制饮食,加大运动量。整整瘦了十五斤。
杀青那天,造型师才反应过来。抱怨说早知道就不用那么费劲修图了。肖战笑笑,说习惯了。
习惯什么?习惯对自己狠一点,还是习惯不麻烦别人?
2019年那部剧播完,他火得一塌糊涂。片约堆到桌子上,综艺邀约更是排到了第二年。经纪人急得不行,说这个时候就该趁热打铁。
他摇头。一年还是只接一两部戏。有人说他傻,有人说他装。
可他就是那么干了。
五次合作的默契
和李沁搭档过五次。《狼殿下》《诛仙》《庆余年》《梦中的那片海》,算上其他的,前前后后五回。
娱乐圈这地方,两个人合作一次就能传绯闻。他俩倒好,五次合作,连个像样的八卦都没出过。
宣传期接受采访,问题都往那方面引。两个人答得滴水不漏,客客气气,礼貌得让记者都没辙。
有次发布会结束,有工作人员听到他们在后台聊天。聊的是剧本,是角色,是下次合作能不能演点不一样的。就是不聊私事。
这在圈里算异类了。
片场那些事
跟他合作过的人,评价出奇一致。敬业,客气,情商高。
听多了反而觉得假。但偶尔会有些细节流出来。
有个临时演员说,自己在片场紧张得直发抖,台词老忘。肖战走过来,拍拍他肩膀,说别怕,谁都有第一次。还陪着对了好几遍词。
场务大姐说,有次道具箱太重,几个人搬不动。他看见了,二话不说就上去帮忙。事后大姐跟人念叨,说这孩子不端着。
这些小事很碎,碎到可能连他自己都不记得。但架不住一件接一件,就成了口碑。
关于那些拒绝
综艺节目找过他无数次。常驻、飞行嘉宾、特别出演,什么形式都有。他基本都推了。
经纪人劝过,说露脸是好事,能维持热度。他说不太想去。
原因也简单:不想在镜头前表演生活。
有人说这是清高,有人说这是长远打算。可能都不是。可能他就是觉得,自己更适合待在片场琢磨角色,而不是在综艺里插科打诨。
建党节那天,他发了首歌。《力量之光》,公益性质的。官媒转了,夸他正能量。
评论区有人说他转型成功了。从流量明星变成了主旋律艺人。
转型这词儿,听着像是精心策划的。但翻他这几年做的事,又不太像。更像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在走,只是碰巧走对了方向。
作品说话
《梦中的那片海》里,他演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愣头青年。不服输,有韧劲,跟他本人倒有几分像。
早些年有人说他演技不行,只会瞪眼睛。他没回应,继续拍戏。一部接一部,台词越来越稳,眼神戏越来越细。
进步看得见。不是天赋型选手,是苦功夫练出来的。一遍遍重拍,一场场揣摩,磨到现在这样。
有人质疑,他就用作品回应。这招笨,但管用。
粉丝这回事
他劝过粉丝,让她们好好过自己的生活。别把时间都耗在追星上。
这话挺反常的。哪有偶像往外推粉丝的?
但他确实这么说了。粉丝群体后来搞了不少公益活动,捐书、助学、环保,弄得有模有样。
这大概就是影响力该有的用法。不是让人盲目跟随,而是带着人一起往好的方向走。
家和远方
他很少提家里人。但偶尔会在采访里不经意说起父母。语气很平,能听出感恩。
春节、中秋这些节日,只要能抽出时间,他会回家。这在年轻艺人里不太常见。大家都忙,忙到陪伴都成了奢侈品。
他倒觉得,有些事该做就得做。不为别的,就是觉得应该。
现在的他,还是原来那样。不急不躁,不争不抢。按自己的节奏走。
有人说他聪明,会经营。也有人说他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。
哪种是真的?
可能都对,也可能都不对。
反正在这个什么都快的圈子里,他选择了慢。选择了踏实做事,选择了让作品开口。
结果怎么样,还得往后看。
但至少现在,他走得挺稳。
鼎合网配资-个人配资平台-中国配资官网-炒股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